当前位置:主页 > 追踪 >

市民现场直击文物修复 看文物医生给陶釜"补钙

时间:2022-06-13 11:23 | 栏目:追踪 | 点击:

陶片分离后的组合复原也是一项精细活儿

参观者观察出土植物标本

石棺和墓砖都是真实原件

玻璃幕墙内,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个比人头还大的土坨坨,一位穿着白大褂的文物“医生”正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从它身上剥离着什么,没一会,一片陶片被成功分离了下来。玻璃幕墙外,目不转睛的孩子和家长们,脸上的神情瞬间从好奇变成了惊讶……这是6月11日发生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里的一幕。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托院区文物资源打造的“三馆一院”项目的最新成果正式和广大市民见面了,市民可仅隔着一层玻璃直击文物修复。一并亮相的,还有生物考古透明工作坊以及重庆古代墓葬复原陈列等。

兴奋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上新”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此,重庆市考古文化研究院专门推出了重庆考古文化节暨院区开放日活动。“三馆一院”项目的最新成果首次亮相正是本次考古文化节的重点。当天上午,在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的重庆市考古文化研究院里,有不少前来体验考古文化的孩子和家长。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所以,我们这次推出的重庆考古文化节暨院区开放日活动,全都是围绕让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进行设计和打造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方刚说。据方刚介绍,本次“三馆一院”项目的“上新”包含两部分:

一是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该馆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展示体验场馆,给参观者提供考古科普方面的互动体验。”方刚表示,大家来到这里就能直接弄明白“考古是什么”“考古干什么”“考古发现了什么”“让我们来考古”四方面的内容。

二是生物考古透明工作坊和文物透明修复室,市民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看到生物考古(古人类骨骸研究、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的科研、展示。文物透明修复室“明修亮案”地全程实况展示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而总面积达到了1400平方米的“透明库房”则可以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到出土文物标本的真实保存环境。

神奇 

隔着玻璃直击文物修复

活动当天,人气最高的当属文物透明修复室。在给出土文物“动手术”之前,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先看看修复室对面墙上的《文物就医指南》,上面有文物从发掘出土到最后进入博物馆陈列展出全过程的说明。

“她正在修复的是一个发掘于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的陶釜。”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整个讲解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尽可能地选用了更接地气的说法。比如,在解读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注射”时,工作人员就用人“补钙”来打比方。“像这个陶釜已经1000多岁了,埋在土里经过挤压,已经非常碎了,而且有些脆弱的碎片已经和土成为一体。这时我们就需要先给它注射一种有机胶,加固后再取下来。这就好像给我们人体‘补钙’。”

那为什么博物馆里有些文物外观是整洁的,有些则白一块黑一块的补丁明显呢?现场工作人员科普道:“文物修复要符合大众审美。”据介绍,即便是上色美化,也需要做到让后人能轻松区分出哪些是文物原有的部分,哪些是后来修补的部分。

震撼 

近距离接触东汉砖石墓

本次“上新”中还有一大重点不能不提,那就是“透明库房”。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方刚表示,这其实是一种以“半藏半展”为概念的展陈形式,主要包括“春秋不朽——重庆古代墓葬复原陈列”和“美石美刻——重庆考古出土雕刻艺术标本陈列”。

步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楼的负二楼,记者发现这里的展厅和文物库房是连成一体的。透过这些展品,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重庆地区千百年来墓葬形式的变化。展厅里,首先吸引人眼球的就是1:1复原的大溪文化墓葬。直肢葬、跪屈葬等不同葬式,单人葬、合葬等不同类别,参观者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发掘出来的船棺葬也格外吸睛。

在展厅一角,发掘于重庆江津的大路山东汉至蜀汉砖室墓也被复刻了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石棺、墙上和地上的墓砖,全都是从墓里取出来的原件。不仅如此,荣昌骑龙桥墓群中较大的墓室也被原样恢复到了展厅中。方刚向记者特别推荐的展陈,还有从永川凌阁堂明代壁画墓里发掘出来的墓内壁画。记者发现,这里的展陈和普通展陈不同。出于保护目的,几个壁画展柜设置了遮光的布帘,只有观众到来时才会拉开。壁画上的玉女、仙鹿等色彩鲜艳、形态传神。“它们描绘了想象中的人死后进入仙界的过程。”方刚说,这些壁画对研究我国明清壁画、宗教信仰和古代服饰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希望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民众了解文物、考古,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同时,也希望借此让更多的文物和考古成果可以活起来、火起来。”方刚说。

据介绍,本次亮相的重庆(三峡)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文物透明修复室等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后期它将以定期团队预约的方式面向公众开放。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报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